成都锦玛绣蜀绣厂

蜀锦,织锦画的工业

价格:面议 2021-10-25 07:36:01 5717次浏览

在位于双流的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的蜀锦生产场地,研究所的生产总监胡光俊和设计总监刘荣璋老师接待了我们。两位先生与蜀锦打了40多年的交道,是名副其实的老"蜀锦人"。

"我们这里还是在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蜀锦,走吧,带你们看看。"胡先生带我们参观了蜀锦的生产车间。

空旷冷清的车间中孤独地矗立着一台大大的织机,"整个四川也就不到10台这样的设备还在生产了"。这台织机叫提花机,基本是织锦生产的最后工序了,古时这道工序的生产设备有个浪漫的名字"花楼机"(提花楼机),在后来的"西部蜀锦工场"我们见到了依照古代织机复原的木制花楼机。

在蜀锦生产行业,为了加大生产力,全套生产过程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设备逐步被市场淘汰。正因为如此,蜀锦开始越来越珍贵。

新技术虽然解决了生产量,甚至扩大了作品所能表现的范畴,但是仍然不能与传统设备、工艺织出的作品相媲美。传统工艺织出的织锦手感厚实,图案具浮雕、立体感,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由于光线折射所带来的色彩变化。因此在老一代"蜀锦人"的眼力,新的数码锦只能叫"真丝织锦",而且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江浙一带厂商生产的数码锦,并不能称之为"蜀锦"。这种数码锦是通过电脑对原稿扫描后,连接到高度自动化的纺织设备上生产出成品,数码锦对原稿的还原度很高,但还不能达到传统工艺多层的经纬效果,加之大批量规模化的高效生产,更不具备"蜀锦"所含的经济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气息。

两位蜀锦业前辈愤愤地将一块同样图案的织锦摆在我们面前做比较,这样的比较让那块数码锦显得单薄而苍白,但是价格却与传统工艺生产的蜀锦不相上下。在胡先生和刘先生眼里,它就是一块令人倒胃的赝品。

胡先生和刘先生耐心地为我们讲解"蜀锦"的工艺,这样的讲解让我们更加理解了蜀锦成为"非物遗产"的缘由。"蜀锦是一个团队创作的结晶!" 由于它不是单个人能够实现的作品,必须依赖一套完整的工艺和数人参与的生产过程。当传统生产工艺被新技术工艺设备所替代,熟悉传统生产设备工艺,并且能够操作的人员已后续无人,目前这样的人才全中国已经不超过20人了。这样的现状便意味着"蜀锦"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被"非物"认可和保护的便是这样一个生产过程。

蜀锦成为"非物"遗产,真可谓悲喜交加。悲,传承的困难让它成为"非物"遗产;喜,它的文化和历史得到了认同、重视。但是如何去传承,如何去保护,又是让面前这两位老蜀锦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5923987592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9808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