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这种神奇的饮料,早在阿拉伯人时代就被赋予了神奇的功能,借助咖啡,人们思考问题、梦想世界、辩论时政,“是思想家和国际象棋大师的精神食粮”——对了,阿拉伯人就是在咖啡铺中锤炼国际象棋技艺的。来到咖啡馆,人们阅读、聊天、听音乐、下棋,在喷香的咖啡味道中,让理性思想插上浪漫梦幻的翅膀。
欧洲人同样是一个热爱思辩的民族,咖啡在他们手上,变成另一种极致的文化。凡是酗酒、的,统统不允许进咖啡馆的大门外,因为人们来咖啡馆是为了促进智慧上的成长。这种对咖啡馆的热情迅速膨胀,到1730年,仅在未来民主革命旋风中心的巴黎一地,就有大小咖啡馆近4000家!放眼别的地方,像伦敦、罗马、德国和奥地利,人们已经来不及建造新的咖啡馆了,而是更多地把闹市区的饭厅、酒馆甚至高级旅店直接改造成高大的巴洛克风格的咖啡馆。
再后来,咖啡馆的功能更多,茶、可可、酒类饮料、各式奶制点心甚至菜肴都有供应,在有的咖啡馆,人们还可以留宿,经常时至午夜还灯火通明,非常热闹。
为了开辟更为广阔的公共社交生活,那时的高级咖啡馆都不惜工本建造了可容纳几十张甚至近百张咖啡桌的大厅。很长时间内,这里曾经是欧洲城市里最早的,也是惟一可供各阶层的人们自由来往聚会的场所,在各色人等的往来间,咖啡馆里的学者灵感如泉涌,人类文明的精粹,从这小小的咖啡桌上,慢慢地弥漫到全世界。
所以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认为,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场合,一种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