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清淤主要方式:目前清淤方式有很多,主要的方式分为干水作业、带水作业和环保清淤(环保绞吸式)三种。干水作业方式分为干土挖掘、水力冲填;带水作业方式有抓斗式、普通绞吸式、斗轮式、链斗式。
干水作业:干水作业主要是指打设临时围堰排干水作业,包括干土挖掘和水力冲填等。1)干土挖掘:作业区水排干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挖出的淤泥直接由渣土车外运或者放置于岸上的临时堆放点。倘若河塘有一定宽度时,施工区域和储泥堆放点之间出现距离,需要有中转设备将淤泥转运到岸上的储存堆放点。一般采用挤压式泥浆泵,也就是混凝土输送泵将流塑性淤泥进行输送,输送距离可以达到200~300m。
目前省内大部分地区采用该种方式清淤,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清淤彻底,而且对于设备、技术要求不高,质量容易保证,比较直观,产生的淤泥含水率低,后期处置较为容易。2)水力冲填:采用水力冲挖机组的高压水枪冲刷底泥,将底泥扰动成泥浆,流动的泥浆汇集到事先设置好的低洼区,由泥泵吸取、管道输送,将泥浆输送至岸上的堆场或集浆池内。水力冲挖具有机具简单,输送方便,施工成本低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形成的泥浆浓度低,为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施工环境也比较恶劣。一般而言,排干清淤具有施工状况直观、质量易于保证的优点,也容易应对清淤对象中含有大型、复杂垃圾的情况。其缺点是,由于要排干河道中的流水,增加了临时围堰施工的成本;同时很多河道只能在非汛期进行施工,工期受到一定限制,施工过程易受天气影响,并容易对河道边坡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适用条件:对于没有防洪、排涝、航运功能的流量较小的河道、山塘和湖漾,可进行干水作业。
带水作业:带水作业一般是指将清淤机具装备在船上,由清淤船作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设备将淤泥开挖,并通过管道输送系统输送到岸上堆场中,主要包括抓斗式、绞吸式、斗轮式和链斗式等。
1)抓斗式清淤:利用抓斗插入底泥并闭斗抓取水下淤泥,将淤泥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驳泥船中。清出的淤泥通过驳泥船运输至淤泥堆场,从驳泥船卸泥仍然需要使用岸边抓斗,将驳船上的淤泥移至岸上的淤泥堆场中。适用条件:适用于开挖泥层厚度大、施工区域内障碍物多的中、小型河道,多用于扩大河道行洪断面的清淤工程,如湖州南浔的斜塘港就是采用抓斗式带水作业。优点:抓斗式挖泥船灵活机动,不受河道内垃圾、石块等障碍物影响,适合开挖较硬土方或夹带较多杂质垃圾的土方;且施工工艺简单,设备容易组织,工程投资较省,施工过程不受天气影响。缺点:抓斗式挖泥船对极软弱的底泥敏感度差,开挖中容易产生“掏挖河床下部较硬的地层土方,从而泄露大量表层底泥,尤其是浮泥”的情况;容易造成表层浮泥经搅动后又重新回到水体之中,一般情况下淤泥清除率只能达到30%左右,加上抓斗式清淤易产生浮泥遗漏、强烈扰动底泥,在以水质改善为目标的清淤工程中往往无法达到原有目的。
2)普通绞吸式清淤:普通绞吸式清淤主要由绞吸式挖泥船完成,是一个挖、运、吹一体化施工的过程。它利用装在船前的桥梁前缘绞刀的旋转运动,泥水混合,形成泥浆,通过船上离心泵将泥浆吸入吸泥管,经全封闭管道输送至堆场中(排距超出挖泥船额定排距后,中途串接接力泵船加压输送)。适用条件:适用于泥层厚度大的中、大型河道清淤。优点: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泥,不会产生泥浆散落或泄漏;在清淤过程中不会对河道通航产生影响,施工不受天气影响,同时采用GPS和回声探测仪进行施工控制,可提高施工精度。缺点:普通绞吸式清淤由于采用螺旋切片绞刀进行开放式开挖,容易造成底泥中污染物的扩散,同时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回淤现象。根据已有工程的经验,底泥清除率一般在70%左右。另外,吹淤泥浆浓度偏低,导致泥浆体积增加,会增大淤泥堆场占地面积。
3)斗轮式清淤:利用装在斗轮式挖泥船上的专用斗轮挖掘机开挖水下淤泥,开挖后的淤泥通过挖泥船上的大功率泥泵吸入并进入输泥管道,经全封闭管道输送至指定卸泥区。适用条件:一般比较适合开挖泥层厚、工程量大的中、大型河道、湖泊和水库,是工程清淤常用的方法。优点:清淤过程中不会对河道通航产生影响,施工不受天气影响,且施工精度较高。缺点:斗轮式清淤在清淤工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扩散,逃淤、回淤情况严重,淤泥清除率在50%左右,清淤不够彻底,容易造成大面积水体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