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床的发展历史:
缓冲床又叫缓冲滑槽,由缓冲条组成。缓冲床以及缓冲条起源于德国,由德国工程师为了降低能耗,提高物料输送效率而发明,起初缓冲床以及缓冲条设计样式较多,70年代连接结构主要是铝合金连接方式,长度也可以不断地调整,但是随着实际应用以及矿业井下使用的需求,其连接结构逐步被钢构所替代,实际应用中德国工程师发现,铝合金钢性不强,经常发生缓冲条的窜动现象,情况严重导致输送带的撕裂,重要是铝合金材料在全球范围内井下均禁止使用,任何采用铝合金连接结构在井下使用均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在90年代开始德国工程师均采用钢构连接方式,其根据几十年的发展,发现长度基本上已经固定于1220,1500两种规格,这两种长度更加科学的满足了物料下落方式,以及实际应用的的需求,结构也逐步的确定了下来。
缓冲床的推荐适用场合:
1.高落差落料点缓冲。
2.大小不均的落料缓冲。
3.高密度落料缓冲。
4.落料区密封(防止溢料)改善。
在落料缓冲床使用之前主要采用缓冲托辊,已经延续使用了几十年,但是因此造成的输送皮带撕裂,以及落料口密封不严,物料下落堆积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使用用户,也导致了很大的产能浪费的,又增加了人工的成本。
为此国际上很多工程设计公司先后设计了不同的物料缓冲装置加以改进物料缓冲,后由德国工程师发明的缓冲床,经过逐步的改进得到广大客户认可,被全球所采用。
山东世纪泰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根据不同使用场合有重型缓冲床、复合缓冲床、弹簧式缓冲床、悬挂式缓冲床等供大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