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主要理法
相地布局(即选择和结合环境条件确定山水的间架和山水形势),混假于真;宾主分明;兼顾三远(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依皴合山。按照水脉和山石的自然皴纹,将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砌成为有整体感和一定类型的假山,使之远观有“势”,近看有“质”和对比衬托,包括大小、曲直、收放、明晦、起伏、虚实、寂喧、幽旷、浓淡、向背、险夷等。在工程结构方面主要技术是要求有稳固耐久的基础,递层而起,石间互咬,等分平衡,达到“其状可骇,万无一失”的效果。
假山能因地制宜、协调环境
园林假山能够提供的环境类型比平坦地形要多得多。在塑石假山区,不同坡度、不同坡向、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土质、不同通风条件的情况随处可寻,这就给不同生态习性的多种植物都提供了众多的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假山区的生态质量和植物景观质量。
主峰布局
此主峰的加工多利用石料原来的自然形态,在细部纹理的雕琢中顺其自然纹理,稍作修琢加工。
2.配峰处理
由于主峰体态宽厚稍实,故而配峰处理成纤秀细巧,两峰对峙才有反衬。反之,如主、配峰形态大致一样,缺少变化,画面势必显得呆板。
3.坡脚处理
此作坡脚处理的重点在于江面上安排的几块小碎石,使宁静的水面出现了动感。
轻舟出侠
作品出自安徽省安庆市
制作特点:作品采用斧劈石作成峡谷式布局,在长方形盆中,用两组陡峭的山峰左右并立,中间形成峡谷。在布局上似有悖常规,主峰置于正中并向由侧延绵,面壁直立,占据了盆的三分之二。配峰稍低于主峰,但又不高于与其紧靠的山峰,这样在全景外轮廓线上呈现出起伏变化状态。两组山峰峭壁对峙,靠得很近,两边山脚水岸线处理得较为成功,形成前宽后窄的曲折多变的峡谷水面。峡谷之中,一叶扁舟顶着汹涌澎湃的江水,破浪而出。增加了峡谷山水险峻、峥嵘浩荡的气势。江面上点置礁石险滩,符合峡区水流湍急、暗礁密布的自然景象。
1.主峰布局
主峰用数块雄秀兼备的斧劈石作成。特点是雄浑、陡峭。加工时多座左右想靠胶合注意不露出水泥。因要形成峡谷态势,故布局时山峰不在一条线上,左侧山峰靠盆后,右侧靠盆前,以空出中间水道。
2.配峰布局
配峰安排在盆的左侧靠近主峰的一边,中间就形成了峡谷。主、配峰峭壁对峙,河流冲开峡谷奔腾汹涌而出。配峰须注意要低矮于主峰,但与其他形式的山水不同的是,峡谷式山水的配峰与主峰高低差别不能太大,否则会失去峡谷的特点。
3.坡脚处理
主、配峰安置好后,就须着力于坡脚的处理,使水面弯曲变化。江中置碎石,已作急流险滩之意,再置以小舟一二,增加峡谷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