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生状态下,山鸡繁殖期在每年3~7 月间,南方与北方相差约1 个月。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营养、温度、光照等条件的改善,每年山鸡开始交配、产卵的时间提前,而停止产蛋的日期推后,繁殖期延长。繁殖期,山鸡筑巢多选择由柞、棒、杨、桦及苕条等组成的树丛中随地营巢,以干草、杂叶等铺在地面凹处。巢附近多半都有草藤覆盖。
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人工饲养的雉鸡种蛋孵化,头照无精蛋不超过5%~6%,死胚蛋为2%~3%,如果死胚率过高,多数是由于种蛋保管不好,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翻蛋不足。无精蛋过多,则是因为种雉鸡雌雄比例不当,种雉鸡患病,雄雉鸡雄性不强或没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时,死胚蛋不应超过2%~3%,死胚蛋过多往往是种雉鸡饲养不良,胚胎营养不足及孵化温度不适合,通风不良所致,孵化后期移盘后死胚率为6%~7%,如超过此值,有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条件不好,主要表现为啄壳不出的死胚蛋较多。雉鸡的营养需要 由于雉鸡的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及繁殖期对营养需要有不同的要求。
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9%,是猪肉的1/39、牛肉的1/8、鸡肉的1/10,基本不含胆固醇(见下表),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鸡因此成为历代的皇家贡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赞叹不已,写下 “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名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食后评价:“好看、好吃、有野味”;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也对野鸡的营养成份给予很高的评价。山鸡送人是高档礼品,待客是珍稀野味,还是美国白宫招待国家元首的保留菜肴。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鸡的热潮。
山鸡属杂食性禽类,以食植物性饲料(如玉米、小麦、三角麦、麦麸、各种菜类等)为主,也捕食各种小型昆虫(如蝗虫、黄粉虫等)。15~50 日龄的小山鸡最好食用人工配合饲料,如正大 510A 小鸡料,该料蛋白质含量达 21%,足以满足小鸡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每天投喂 3次,上午、中午和下午各 次;同时,必须为鸡只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对 50 日龄以后的山鸡逐步改投玉米、麦麸、稻谷、瓜果菜类等,直至出售;投喂必须定时、定点,每天 3次;最好设置料槽,因为手撒式投料不仅会造成浪费,而容易污染场地,导致养殖成本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