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前,主要为电钥匙IC卡,以93C46和24C01为主IC卡为可擦写存储芯片(EEPROM)或一般存储卡,IC卡存储方便、使用简单、价格便宜,安全性不高,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 用户以物业小区为主。
1995年~1999年,主要为电话卡式IC卡,以存储卡(24C01)和逻辑加密卡(4442、4428)为主其中逻辑加密卡(4442、4428)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内嵌芯片在存储区外增加了控制逻辑,在访问存储区之前需要核对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行操作。用户从单纯物业小区扩展到电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大规模普及使用
1998年~至今,主要为金融级IC卡,以CPU卡(CPU卡和SAM模块为加密介质)为主CPU卡内嵌芯片相当于一个特殊类型的单片机,内部除了带有控制器,存储器,时序控制逻辑等外,还带有算法单元和操作系统,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信息存储安全等特性。率先在北京供电局全面推广,并在河南、湖南等城市开始推广。
主要功能特点:
1、报警功能:当剩余电量小于报警电量时,电表常显剩余电量提醒用户购电
2、数据保护:数据保护采用全固态集成电路技术,断电后数据可保持10年以上
3、电量提示:当表中剩余电量等于报警电量时,跳闸断电一次,用户需插入IC卡,可恢复供电,用户此时应及时购电。
4、自动断电:当电能表中剩余电量为零时,电能表自动跳闸,中断供电,用户此时应及时购电。
5、回写功能:电能卡可将用户的累计用电量、剩余电量、过零电量回写到售电系统中便于管理部门的统计管理。
智能电能表的功能设置必须支持可更新或可写入的理念,所以需以功能设置模块化为原则,不断完善智能电能表的功能设置。在实际运用中根据智能电网运行情况,远程设置或修改智能电表的功能和方案,且要求所有功能均为独立线程,互不干扰与影响,以确保稳定性与安全性,即无需更换整表,又消除了新技术推行的障碍。
电能表的检测工作一直是繁杂的人力工种,而智能电能表必须改变现有的电能表检测模式,去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检测方式。笔者认为智能电能表的弱电接口种类太多,在检测过程需频繁切换,导致了检测劳动强度大、资源占用多、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繁多的接口设置也不能保证电气安全的可靠性,继而影响到电能计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