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机械制造市场高速发展,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四年高居全球机器人消费市场首位。许多高职院校都顺应时代的潮流,开设了新一代的机械制造,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机械制造技术对经济的实际贡献力还有待。为了培养出更的人才,有关院校需要加快机械制造实训体系的建设。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工业机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再加上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企业渴望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强烈要求,机器的应用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产业还不够成熟,虽然各类工业企业对机械制造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但目前人才市场上仍出现了相当严重的人才紧缺状况。虽然也有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全覆盖,但广大企业仍处在资金、设备短缺的状态,时刻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由于机械制造的学科特性,其操作实践性比较强,在进行技术操作时,往往需要许多设备,例如计算机、操作仪器、机械调试仪器、场地调度仪器等,在进行全真模拟演练时也少不了相应的设备设施进行辅助。但许多生产车间往往由于资金、供应方、设备厂商等因李朝朝素的影响,会出现设备的短缺、老化现象。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关键在于日常的反复练习,以及一些重要技巧的提升。大量的数据资料表明,高职院校教师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的知识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在实际操作技能上也长久没有得到,因而无法培养出素质过硬的高质量人才。
在将机械制造技术从理论转入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要看到终展现出来的实物成果,还应设置综合评价标准,考察机械制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评价体系的固化,技术使用者的能力几乎很难从传统的考评机制中得到反映。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升级过程之所以不那么顺利,究其原因,还是院校在培养机械制造人才的方法上存在不足,以及国家对工业机械产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导致有关的设备设施短缺情况。当前机械制造产业虽然已经获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并且发展前景广阔,但还是不够成熟,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对高职院校进行资金、技术的扶持,为技术的更新升级提供后勤物资保障。
如果说实践技能是机械制造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那么岗位需求就是培养人才的指向标。对机械制造人才的教学培养不能够脱离与社会实际而独自发展,而是会朝着立足于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首先,在机械基础知识部分,院校应选取当前较为常见的机械用具和使用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其次,在技能方面,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多组织模拟实践活动,建立模拟车间结构的实践区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感受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作出相应的、恰当的处理。后,在机械制造综合技能方面,学校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果没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旁指导,学习者很有可能会遇到学习上的瓶颈。由于机械制造是比较注重实践性的,因此院校在培养这门的任课老师时,不仅仅需要看重其理论研究能力和学科地位,更应看重其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高职院校还应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培训活动,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技能,并在学期结束后对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进行一个考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