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铂为带光泽、有可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 [1] 它的可延展性是所有纯金属中的,胜过金、银和铜,但其可锻铸性却比金低。铂金属的抗腐蚀性极强,在高温下非常稳定,电性能亦很稳定。它在任何温度下都不会氧化,但可被各种卤素、氰化物、硫和苛性碱侵蚀。铂不可溶于氢氯酸和硝酸,但会在热王水中溶解,形成氯铂酸(H2PtCl6)。
这些物理性质都使铂成为了工业上应用广泛的金属。由于能够抵抗侵蚀和保留光泽,所以铂还可以用于制首饰。
在镍和铜矿中,铂系金属会以硫化物(如(Pt,Pd)S)、碲化物(如PtBiTe)、锑化物(PdSb)和砷化物(如PtAs2)的形态出现,并且也会与镍或铜形成合金。砷铂矿石(砷化铂PtAs2)也是此金属的主要矿源,它出现在镍矿当中,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安大略的索德柏立盆地。1927至1975年间,美国阿拉斯加州普拉蒂纳姆(Platinum,即“铂”之意)共产出17吨铂元素。矿场于1990年停止作业。较罕见的硫砷铂矿((Pt,Pd,Ni)S)中含有铂、钯和镍元素。硫砷铂矿出现在南非豪登省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的美兰斯基矿层中。
主流学术观点认为,像铂这样的重元素产生于超新星爆炸。铂产生于Ib型、Ic型、II型超新星内的r-过程,被Ib型、Ic型、II型超新星喷射到宇宙各处。但另有新证据显示,像铂、金这样的重元素也可能产生于两个中子星相撞。
人类用铂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考古学家在最早公元前1200年的古埃及墓与象形文字所用的金内发现了微量铂。然而,不确定早期埃及人对此金属的了解程度,相当有可能他们未认出他们的金内有铂。
1741年,英国冶金学家查尔斯·伍德(Charles Wood)在牙买加发现了各种来自哥伦比亚的铂样本,并将样本寄往威廉·布朗里格(William Brownrigg)作进一步分析。安东尼奥·乌略亚也被认为是铂的发现者。他在法国测地线任务(French Geodesic Mission)八年后,于1746年返回了西班牙。他把铂描述为不可分离且不可煅烧的金属。乌略亚还预测铂矿将会被发现。1748年,他发表了相关报告之后,没有再继续探究此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