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酒是陈的香”,指的就是白酒,特别是高度白酒。难道白酒永远都不会变质吗?白酒专家肖竹青表示,白酒能否越陈越香,与酒体本身、环境和方法等都有很大关系。
据介绍,我国相关规定,酒精度大于或等于10vol%的饮料,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因为微生物即使在10%的酒精溶液里,也不能生长繁殖,不能产生有害物质;白酒酒精度数相对较高,而在这个酒度以上,菌类基本难以生存,不会出现变质的问题,所以可以不用标示保质期。但是如果酒精度数很低,酒中的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使酒变质产生酸味,因此低度酒不宜久存。
三长主要指酱香型白酒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酱香型白酒基酒酒龄长。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下沙、糙沙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可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称为“九蒸七取”,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完成一个周期。新生产的大曲不能直接应用于酿酒,需经过六个月以上的贮存,使各种酶的活性和微生物菌群进一步得到平衡,香气物质进一步积累。经酿造生产的基础酒要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使酒中的小分子物质进一步挥发减少,部分成分得到氧化,完成酒中的分子重新排列过程,使酒的风味达到成熟。
为什么白酒行业那么赚钱
1、不怕囤货
只有白酒敢囤货,白酒放十年,升值十倍以上。苹果不敢囤手机、格力不敢囤空调。微信没法囤用户,不升级叠代不运营,用户早晚会跑光。但是泸州老窖敢囤国窖1573,茅台敢囤飞天,因为它们都是好白酒,囤得越久越值钱。囤久了,变成了年份老酒,价值不菲。
2、成本低,利润空间大
原料同样是粮食和水,茅台、五粮液、老窖等原料成本占产品比重可忽略不计,且原料无限供应且供应商根本没有议价权,毛利率可以达到百分之90左右;恒顺醋业等消费龙头原料成本占比约百分之30。
不仅利润空间大,茅五泸提价空间也大。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行业,根本不给你提价的权利,想提价,难上加难,但是白酒界提价看茅台。
3、进入壁垒高
好白酒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很高,主要体现在窖池、工艺、环境、品牌等方面。茅台镇紫色钙质土壤是茅台酒生产的重要基础,就算提供茅台的酿造技术,但是脱离了赤水河畔的地理位置,你在其他地方无法酿造出类似飞天茅台这样的优质好白酒。
“曲乃酒之骨,水乃酒之血”,没有优质的水源是酿不出好酒的,同样没有优质的窖池酿制不出好酒。泸州老窖“国宝窖池”已经有446年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酿制出无色透明、窖香优雅、绵甜爽净的优质的浓香国酒。没有这样上百年的窖池,即使拥有蒸馏技术,单纯砸钱是不可能砸出窖香优雅的国窖1573。
4、品和消费品双属性
好白酒已经成为品,比如茅台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茅台既是日常大众需要的消费品,也是国际品。茅台市值已经超过LV,净利润率也超过LV。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茅台有两个天然的品属性,一个是价格和产量带来的市场扩张局限性,另一个是消费的场景要求带来的需求局限性。
消费升级,人们追求“喝好酒、喝名酒”,甚至出现二两茅台=一两黄金的畅销大卖高价局面,所以很多人戏言之“喝的不是茅台而是黄金”。
5、金融属性
好白酒,具备金融属性。比如茅台酒具备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保质期长、出身好、相对稀缺并不可复制、毛利率高、抗通胀效果好等特点,决定了茅台酒的其金融属性好过于其它白酒。
6、抗风险能力强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人民都将黄金视为硬通货可以抵抗通货膨胀或经济下行,它至今仍是全世界比任何货币更认可的硬通货。
除了黄金,还有白酒也是抵抗通胀的良品。贵州飞天茅台53度白酒藏品之所以能创造财富神话,因其年代久远造成稀缺效应,又因通胀导致货币贬值,从而更提升了稀缺收藏品的价值。名酒因其属于农业资源类、手工作坊类和品牌文化类商品,其价格上涨的幅度会远大于通货膨胀的平均水平。
即使遇到经济大滑坡,好白酒可以降价去挤压中低端白酒的市场,而中低端白酒就会过得很惨。
7、不需要持续投资
软件和医药则需要巨额研发费用支持,且存在失败风险。重资产行业如钢铁,基本靠天吃饭,行业不好时,哪怕赔钱也不能停产,想转行,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白酒行业比较特殊,窖池可以用上百年,后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支持。
8、地位稳固
茅五泸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就是好名酒,无法动摇。送礼一定要选名酒,名酒必选茅五泸。茅五泸是白酒界的三巨头,茅台是白酒的风向标,泸州老窖是浓香鼻祖,它们的品牌力都是有目共睹。它们不仅是名酒,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在国人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经常被用来招待尊贵宾客。
古人酒量有多大?
古人喝酒,动不动就是几升一斗,甚至以石计量,难道现代人的酒量退化了吗?其实并非如此。
古代的酒稀。早先的酒是酿造酒,西方用酵母使葡萄发酵,我国用曲药使粮食发酵,这样的酒,多十几度,因为到了十四度,酒精就会把酵母、曲药杀死。
古代的度量衡小。西汉的一升,只不过是现在的0.3升;东汉的一升,不足现在的0.2升;唐朝的大了些,也不到0.6升。至于喝酒用的斗、石,其容量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