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杭州名中医连建伟医生出诊时间,您的满意是我们的追求

价格:面议 2024-12-26 02:00:01 35次浏览

寒热并调,辛开苦降,各司其属 胃为阳土,其病多实多热;脾为阴土,病多虚多寒。然脾胃病变并不全部表现为单纯的寒证或热证,往往多为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变。如既有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大便滞而不爽、肛门灼热下坠的上寒下热证;或为、便溏,又有口臭口疮、胃脘灼热之上热下寒证。因此,在诊治中须“瑾守病机,各司其属”,不可顾此失彼。 对于寒热错杂者,连老强调须详察病机,寒热共调,方符合脾喜温燥、胃喜凉润的特性。当脾受湿困、胃为热扰之际,常用辛开苦降法燥脾清胃,以半夏泻心汤为,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如此则“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如泛呕清水甚者改用生姜泻心汤;脾虚审者,则取用甘草泻心汤,佐以茯苓以增健脾化湿之功。若邪热内陷、痰浊蕴结而“心下满痛”者,投以小陷胸汤以降痰火、利气机。连老指出,寒热错杂证,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当求本论治,随证加减。实热盛者,适当重用黄芩、黄连,少用干姜,酌加车前子、金钱草、虎杖清热利湿;寒湿盛,重用干姜,少用连,佐以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热毒亢,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兼食积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虽药有增损,然寒热并调、辛开苦降之旨不变,“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祛湿为要,调气温运,分消走泄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了“一病而治各不同”,乃“地势使然也”。连老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发生以及转化的影响,认为江浙为水乡之地,湿盛之地,人在其间,无以避之,脾极易为湿邪所伤。《临证指南医案·湿》云:“湿为重浊之邪,若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运。虽云雾露雨湿,上先受之,地中潮湿,下先受之。”脾之健运升清,依赖脾阳的温煦。若脾阳不足,则寒湿内生,壅滞中焦,使气血化生无源。须湿邪得化,脾方能健运。 连老认为,脾喜燥恶湿,易为湿困,故脾病须细察有无兼湿,然后权衡虚实,孰为主次而兼治之。如湿邪重浊困脾者,首要调畅气机,正如《温病条辨》所云:“气化则湿亦化。”如三仁汤、平胃散、胃苓汤、藿香正气散等随证加减,意在通过芳化、苦燥、淡渗等法祛湿醒脾,复其灵动之性。至于脾气虚弱而生湿者,老师善用温阳法。脾气虚者,临床用四君子汤加减;兼气滞,则加陈皮补气行滞化湿;若兼痰浊,则加制半夏以燥湿化痰。脾气湿者,选用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渗湿止泻。如脾阳不足,寒湿内生,症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肢体肿胀等,则善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汤以治之。 临证常有湿蕴化热,湿与热胶结为患,郁闭气枧。如见口干咽苦,便结溲黄,苔黄厚燥,此为热重于湿,连老常于化湿之方中佐以黄连、黄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之品,尤须注意苦寒清热量不宜大以防损伤脾阳,败坏胃气,贻误病机。

,亦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多见于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脑动脉硬化等患者。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深,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妨碍其工作与生活。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

连建伟,全国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特别对的,常以经论为指导,察脉辨证,熟练运用历代名方化裁,具有很好的疗效。现选连建伟验案1例,以飨同仁。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586914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