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制作曾经代表着天然、传承和原味,然而现在,它却成了一个贬义词,代表着用民间“智慧”来糊弄消费者的不法行为。2004年的一起用头发制酱油的违法案例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然而,酱油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期就有制作记录。酱油的酿造也经历了从用鲜肉到用黄豆的创新变革。但是,最近的头发代替黄豆酿造酱油,却让人们不禁感到惊讶。对于“土法”制作的东西,之前的认知是它天然、无污染、传承和原味。因此,很多商家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时会特意加上“土法”二字,以此来体现产品的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差异的缩小,传统的长发文化渐渐被现代的发型潮流所冲击,男性并不像几百年前那样留长发,一些年轻女性也会梳理时尚的短发,那么回收的长头发,到底会迎来哪些扑朔迷离的命运呢?
长头发的用处和价值
假发是最常见的头发制品之一,它是用真人的头发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在市场上拥有很大的需求。
农村小贩高价回收的长头发,真的做酱油了吗?都拿去做什么了?
在农村,经常能够听到有人吆喝着收头发,只需要“咔嚓”一刀下去,就能够得到非常多的钱。但是这些头发到底被收走干嘛去了呢?
一个小贩骑着车,然后带着一个大喇叭在那喊着收头发了。这个时候,就会有家长带着自家孩子出去。然后让小贩看自家孩子的头发质量合不合格,或者是能卖多少钱。
当双方把价钱谈好之后,收头发的人就会拿着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剪刀,直接从发根“咔嚓”一刀。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原本的小姑娘就成为了“假小子”,而剪下来的那一把长头发,基本上最少也得值个几百块钱。
但是如果头发被染过或者是拉过烫过的话,那就不怎么值钱了,甚至有时候收头发的人都不会要。因为他们只收质量好的长头发,发质越好的头发,小贩给出的价钱也就越高。当时在农村,许多人为了把头发卖钱,就专门把自己的头发留的特别长,而且不染不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