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头发都被用来提取氨基酸。
被收购的碎头发确实用来提取氨基酸,其中的部分产品被添加到焗油膏、烫头水中,仅沈阳一地,每个月就有50来吨的碎头发被销售到河北、湖北等地,对于毛发提取物应用于美发行业还没有相关规定。
多款焗油膏、烫头水的成分都存有水解胶原蛋白、水解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一名向记者提供焗油膏、烫头水样品成分的发廊老板告诉记者,厂家卖给她这些焗油膏、烫头水的价格在2.5元到6元之间。
影视行业对真发的需求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男主角或女主角拥有符合剧中朝代妆容的发型,而这些发型往往需要大量的头发来支撑。然而,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生理因素或个人习惯,往往无法拥有足够的发量来塑造这些古典造型。这时,头套就成了演员们的救星。
酱油制作的传闻
曾有传闻称,某些不良商家竟以头发为原料制作酱油,这一说法令人咋舌。那么,这种做法究竟为何产生?头发又是如何转化为酱油的呢?这一传闻究竟是真是假?
实际上,2004年左右,央视曾曝光了头发酱油的产业链,揭示某些酱油厂以从头发中提取的氨基酸为原料制作酱油。由此,这一传闻得以流传。用头发制作酱油的原理与头发的关键成分氨基酸密不可分。头发和大豆的共同特征是蛋白质含量高。据报道,某些人士会以低廉的价格从理发店收购头发,随后利用毛发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氨基酸,进而制造出所谓的“氨基酸液”。酱油厂再通过添加碱液调节pH值,并加入色素,最终“酱油”便大功告成。
论点二:头发的多元应用
谈及头发的用途,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的是假发。确实,假发是头发回收的重要去向之一。然而,头发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不仅被用于时尚界,为人们塑造个性化的形象,还在娱乐和艺术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网络主播们愈发重视自身形象,而假发作为塑造不同风格的必备道具,其需求量自然水涨船高。同时,中国戏曲中的发型繁多,每一种都需大量头发来制作,这无疑进一步推动了头发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