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头发都被用来提取氨基酸。
被收购的碎头发确实用来提取氨基酸,其中的部分产品被添加到焗油膏、烫头水中,仅沈阳一地,每个月就有50来吨的碎头发被销售到河北、湖北等地,对于毛发提取物应用于美发行业还没有相关规定。
多款焗油膏、烫头水的成分都存有水解胶原蛋白、水解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一名向记者提供焗油膏、烫头水样品成分的发廊老板告诉记者,厂家卖给她这些焗油膏、烫头水的价格在2.5元到6元之间。
酱油制作的传闻
曾有传闻称,某些不良商家竟以头发为原料制作酱油,这一说法令人咋舌。那么,这种做法究竟为何产生?头发又是如何转化为酱油的呢?这一传闻究竟是真是假?
实际上,2004年左右,央视曾曝光了头发酱油的产业链,揭示某些酱油厂以从头发中提取的氨基酸为原料制作酱油。由此,这一传闻得以流传。用头发制作酱油的原理与头发的关键成分氨基酸密不可分。头发和大豆的共同特征是蛋白质含量高。据报道,某些人士会以低廉的价格从理发店收购头发,随后利用毛发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氨基酸,进而制造出所谓的“氨基酸液”。酱油厂再通过添加碱液调节pH值,并加入色素,最终“酱油”便大功告成。
据说,利用头发制作酱油的成本远低于传统方法,因此,在古代,一些小作坊或不良商家曾尝试采用此法。事实上,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甚至有文献记载。例如,1959年《浙江化工》期刊上就详细描述了“利用头发制作氨基酸”的完整过程,包括两篇文章:《头发、羽毛、皮、蹄、壳等综合利用》和《理发工人的创造——土法生产胱氨酸》。这些文章不仅详细阐述了制作工艺,还配以生动的插图,使得即便是普通人也能轻松掌握制作方法。
在近代,由于执法监管的严格,利用头发提取的“氨基酸液”制作酱油的情况已很少见。不过,这种制作方法曾一度流行,原因在于其成本低廉,同时,高含氮量的氨基酸液能提升酱油的鲜美度和品质。尽管如此,如今大家无需担忧,因为现代执法监管的力度已经大大减少了这种不良商家的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