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焊
核心原理
利用高能量密度激光束(功率密度 10⁶-10⁸W/cm²)聚焦于焊接区域,瞬间熔化母材形成熔池,无需填充材料或配合少量焊丝,通常辅以惰性气体(Ar)保护防氧化。
技术特点
优势:热输入极小(仅为气体保护焊的 1/10-1/5),变形可忽略;焊缝深宽比大(可达 10:1),精度高(缝宽 0.1-0.5mm);焊接速度快(可达 10-50m/min),适合薄壁件。
局限:设备昂贵(光纤激光器约数十万元),对装配精度要求(间隙需≤0.1mm);高反光材料(如铜、铝)能量吸收低,焊接难度大。
典型应用
航空航天薄壁结构、动力电池极耳、医疗器械、精密电子元件等对精度和变形要求严苛的场景。
与特殊维护
激光:维护时必须佩戴对应波长的激光防护镜(如 1064nm 光纤激光需用 OD 值≥7 的防护镜),严禁直视激光束;每周检查联锁装置(如急停按钮、防护罩传感器),确保失效时设备立即停机。
高反光材料焊接后(如铜、铝),需重点清理激光头保护镜,因高反光易导致镜片背面烧蚀,缩短使用寿命。
长期停用(超过 1 个月)时,需将激光器置于待机状态(而非完全断电),保持内部干燥,每月通电 1 次(运行 30 分钟)防止元件受潮。
两类设备维护的核心差异
维护维度 气体保护焊 激光焊
核心关注部件 送丝系统、焊枪、气体管路 激光器、光学镜片、冷却系统、运动精度
环境要求 无严格温湿度要求,防尘即可 严格控制温湿度、洁净度
精度维护 侧重送丝稳定性、气体流量 侧重光路校准、运动定位精度
风险 触电、气体泄漏(易燃易爆气体如 CO₂需远离火源) 激光辐射、高压电击(激光器多为高压电源)
气体保护焊设备的电源和控制系统是保障焊接稳定性、电弧质量及设备寿命的核心,日常维护需重点关注电路性、元件状态及参数稳定性,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电源系统维护
清洁与散热保护
每日检查电源机箱表面及通风口,确保无灰尘、金属碎屑、油污堆积(尤其车间环境较差时),每周用压缩空气(压力≤0.4MPa)或吸尘器清理内部散热孔、风扇滤网,避免散热不良导致电源过热(表现为焊接时突然停机、电流波动)。
禁止在电源周围堆放易燃物(如焊丝盘、清洗剂),保持机箱周围 0.5 米以上空间通风,环境温度控制在 - 10~40℃(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
电缆与接头检查
每日检查主电缆(输入电源线、焊枪电缆、地线)是否有破损、老化(如绝缘层开裂、铜丝外露),发现问题立即更换,防止短路或触电。
电缆接头(电源输入端、焊枪插头、地线夹)需每周紧固一次,并用细砂纸打磨接触面氧化层(氧化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引发局部发热、电流不稳),接头处可涂抹少量凡士林防氧化。
地线需单独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禁止与其他设备共用接地线,避免干扰电弧稳定性。
内部元件状态(专业维护)
每 3 个月由电工打开机箱(断电 30 分钟后操作),检查电容、继电器、接触器等元件是否有鼓包、烧焦、异响,接线端子是否松动,发现异常立即更换同型号元件(禁止混用不同规格配件)。
对于逆变式电源,需重点检查 IGBT 模块(核心功率元件)的散热片是否积灰,散热硅脂是否干涸(干涸会导致模块过热烧毁),必要时补充或更换硅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