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与总则:覆盖汽车相关产品(含零部件、服务件)的设计、生产、安装与服务,需结合客户特定要求(如VDA、TSM)。
2.领导作用:高层需明确质量方针,分配质量职责,确保资源投入(如人员培训、检测设备)。
3.策划:识别供应链风险(如原材料短缺、供应商质量波动),制定应急计划;明确产品质量目标(如不良率、交付合格率)。
4.支持:人员需具备岗位所需技能(如IQC检验、PPAP编制),设备需定期校准(如三坐标测量仪),文件记录需可追溯(如生产批次台账)。
5.运行:
- 产品设计:需做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FME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 生产控制:实施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
- 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进行准入审核与定期绩效评估。
6.绩效评价:监控客户投诉、不良品率等指标,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7.改进:针对不合格项(如客户退货、生产偏差)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持续优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