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补给与更换
常规耗材:及时补充垃圾袋(确保每个垃圾桶始终有袋),定期投放用品、除味剂(尤其夏季或潮湿天气),避免异味扩散。
易损件更换:定期更换磨损的投放口密封垫、垃圾桶内胆、标识牌等,遮雨棚破损的遮阳布、玻璃及时更换,确保防护功能。
设备选型:精简功能,选高性价比材质
功能只留核心:优先选基础款亭体,仅保留分类投放、遮雨防晒功能,无需智能模块(如非必要不选扫码、称重功能),单座可省 1-3 万元。
材质性价比替换:亭体用 “钢结构 + 防腐涂层”(比不锈钢便宜 30%,使用寿命达 8-10 年),垃圾桶选加厚 HDPE 塑料款(成本是金属款的 50%,耐磨损易更换)。
尺寸适配场景:根据场地大小和人流调整尺寸,广场、大型社区选 3.5m×3m 标准款,小型小区、街巷选 2.5m×2.5m 迷你款,避免闲置空间浪费。
广场专属运维重点
清洁频次加密:人流高峰(周末、节假日)每 2 小时清洁 1 次投放口和地面,非高峰每日 3 次,避免垃圾残留和异味扩散。
动态清运:高峰时段每 4 小时清运 1 次,非高峰每日 2 次,防止垃圾桶满溢,契合广场高频使用需求。
标识维护:定期检查图文标识(尤其夜光标识),避免褪色、脱落,确保游客快速识别分类标准。
耗材补给:根据广场人流规律定量采购垃圾袋、用品,夏季增加除味剂和防蚊设施投放。
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
安装简易监控(或复用周边公共监控),监督设备使用和运维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恶意损坏、违规投放行为。
设立反馈渠道(如二维码、社区公告栏),方便市民举报设施故障、异味等问题,承诺 24 小时内响应。
定期评估运行效果,根据垃圾产生量、设备故障率、用户反馈,调整运维频次和设施配置(如增加投放口、优化清运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