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份,乘着车位共享的大风,国内首家共享停车场正式上线运营,江东路停车场位于张江镇江东路23号,目前由上海畅停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运营,车位共享的车位90个。
江东路停车场采用物联网共享智能车位锁+互联网运营模式,将蓝牙技术与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下载APP或微信小程序,无须下车,在车中就能实现远距离控制,停车后自动计费,驶离车位后车位自动结算,并且支持车位查询、车位预约、车位月租、车位导航、反向寻车、月租/预约自动落锁、提前线上支付等停车全流程服务,实现停车“无感支付”,大大提升用户出行幸福感。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停车新模式有效减少人工干预,大大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实现精确多元化的车位管理。
为了缓解城区停车难题,从今年初开始,江苏省溧阳市启动“共享停车”模式,截至目前,该市已有5个机关事业单位、2个社会单位以及1所中学,作为试点单位先行对外免费开放停车场。近年来日益紧张的停车位问题,使得不少城市将目光放在了增量方面,甚至“病急乱投医”,拆绿化带新建停车场。只是依照“当斯定律”,越宽的道路、越多的停车位,就越吸引车辆进入市中心,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强度永远大于新增资源的可承载能力。那么,能否在扩大增量的同时将原有的停车位作用发挥到理想境界呢?“共享停车”就是基于共享经济+互联网的思维,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将城市闲置停车位汇总归纳,提高车位和车主的供需匹配效率。“共享停车”真算不上一个新鲜的事物。今年上海将建成50个共享停车示范点,在“十三五”期间初步预计释放3万个共享车位。广州市拟将推动“共享停车”纳入新拟定的《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中。然而,“共享停车”在一些地方已经遇冷。不少物业公司负责人就表示,实行共享停车会增加物业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如果物业管理方没有增加人手,就很难接受“共享停车”。相关资料也表明,国内各大互联网停车公司的发展都低于预期,包括共享车位模式的公司。其实,道路曲折一点不见得是坏事,“共享停车”的前景还是可期的。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特别是有关各方都能有所共识,行动上更加自觉。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比如相关物业公司的成本和利益问题,要尽可能地合理、妥善予以重视和解决,最终达到“多赢”局面。三是从政府相关部门的角度考虑,对“共享停车”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在现实中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这样那样的相反意见,但不应不加分析论证地否定“共享停车”,而应在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搞好配套服务,让城市的管理规范能够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