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物品用久了,会出现老化破损,房屋住久了,同样会出现老化耗损的现象。房屋裂缝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之一,那么发现房屋裂缝时,我们要如何进行检测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
(1)对房屋的建筑及结构图纸复核,调查房屋的前期的设计及施工情况,对材料的配合比及施工工序、拆模时间等做以调查;
(2)检测裂缝的走向、位置、宽度、深度、长度等现状;
针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检测,包括裂缝表面特征和裂缝深度两项内容。裂缝表面特征包括裂缝部位、数量、长度、开展方向、起始点、裂缝表面宽度等。可采用目测、卷尺量测、裂缝宽度检验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并记录裂缝位置、宽度、长度。
(3)检测裂缝的发展趋势(可用石膏对裂缝进行密封处理,观测石膏变化情况进而判断裂缝发展是否稳定);
(4) 测量楼板挠度;
方法一:先将水准尺直立于梁上翼缘测点或用直尺倒置顶于梁的下翼缘测点,用水准仪读取读数,再以梁两端点测点连线为基线,据此计算出梁中间测点的相对变形。如遇到支撑应增加测点。
方法二:采用无棱镜放射技术全站仪直接测试梁上翼缘测点或下翼缘测点,再以梁两端点测点连线为基线,据此计算出梁中间测点的相对变形。如遇到支撑应增加测点。
(5)检测墙面垂直度
因竖向构件的垂直度是衡量构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同时还会影响构件的承载力(二次弯矩的影响),因此对柱的倾斜测量是非常必要的,在现场可使用徕卡TCR1202全站仪配合钢尺投点法进行测量柱的倾斜度,抽样比例按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执行。
(6)通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土强度;
使用超声回弹法综合法或回弹法等非破损方法对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进行砼强度测试,同类构件的抽样数量应不少于10个(以有缺陷的构件为先)。对于构件表面有水泥砂浆层的,需凿开20cm×20cm大小,露出混凝土表面,便于仪器检测。
采用回弹法或超声回弹法综合检测混凝土强度时,若检测条件与相应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应钻取混凝土均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法修正。每个检测单元芯样试件的数量宜为3~6个。为了结构的安全性,钻芯时尽可能选取受力较小部位。
对混凝土构件进行碳化深度检测,检测构件混凝土是否碳化。混凝土碳化深度可采用喷射酚酞或彩虹试剂的方法进行测试,当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与回弹法测强结合时,取测点的平均值作为碳化深度的代表值。
(7)复核主体结构构件的钢筋布置情况;
对于混凝土构件配筋情况的检测应包括钢筋的种类、位置、数量和直径等检测,主要受力构件配筋情况的检测宜采用全数普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用雷达波法或电磁感应法进行非破损普查,重点部位用凿开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抽查。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检测可采用重点抽查方式进行,应根据构件的类型、工作条件、损伤状况及混凝土质量划分检测单元。按构件的类型取平均值作为保护层厚度的代表值,但应给出最小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可使用钢筋探测仪对构件保护层厚度钢筋分布及数量进行检测,对于钢筋的种类和类型可采用破损法凿除混凝土表面保护层,露出钢筋后用游标卡尺测出钢筋直径,并观测钢筋的型号。
(8)检测外观缺陷;
全面检测构件的外观缺陷,如:变形、破损、歪闪等。用照片和文字形式予以纪录。检测结果可按照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记录,对严重缺陷处还应记录缺陷的部位、范围等信息,以便在抗力计算时考虑缺陷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缺陷检测,包括内部不密实区和孔洞、混凝土二次浇注形成的施工缝与加固修补结合面的质量、表面损伤层厚度、混凝土各部位的相对均匀性等检测。
(9)待裂缝发展情况稳定后,考虑裂缝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对地下室部分进行结构建模计算,对房屋的安全性做以判断。
(10)评估计算
根据检测得到的实际数据,以构件实际有效截面、裂缝情况以及构件的实际变形状况,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对需要评定结构及构件进行计算分析。
根据现行国家检测鉴定标准及设计规范综合评定提升机的结构受力情况,按照构件应力比分类确定安全的构件,应力比接近极限的构件,以及应力比超出规范要求的构件,并加固改造给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