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地质工程勘察院

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全的岩石知识讲解

黄工    2021-05-14 12:15:33    890次浏览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部分为火山玻璃物质,胶体物质,生物遗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通常按成岩环境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岩浆作用:岩浆自产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造岩矿物。常见矿物的有石英、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云母,长石。

主要矿物:火成岩中含量高,一般在10%以上,并在确定岩石大类名称上起主要作用,可作为区分岩类根据的矿物。如花岗岩中主要矿物是长石和石英。

次要矿物:火成岩中含量较少, 一般在10%以下对分类定名不起主要作用,但可作为确定岩石种属依据的矿物。如闪长岩中的石英,可有可无,并不影响岩石的命名。

副矿物:火成岩中含量极少的矿物,一般不超过1%,在个别情况下,可达3%左右。

岩浆矿物:是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也称原生矿物。

岩浆期后矿物:是岩浆基本冷凝之后,由于受残余流体影响而形成的矿物。

成岩矿物:是岩浆完全冷凝成岩后,由于物化条件改变,原来处于高温下稳定的矿物就变得不稳定,向着更稳定的状态转变而形成的新矿物。

色率: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称为色率,又称颜色指数。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特征以及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的岩石特征。

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中各种矿物集合体间或矿物集合与岩石的其他组分之间的空间排列,充填空间方式所构成的岩石特点。

反应边结构:即一种矿物颗粒周围生长有另一种矿物镶边,这种现象称为反应边结构。例如,橄榄石外围可反应成为辉石,辉石外围可反应成为角闪石,角闪石外围又可反应成为黑云母。

文象结构:岩石中规则和不规则状的石英有规律的镶嵌插生在钾长石中,其中石英嵌晶具有形同的光性方位。

辉绿结构:在板条状斜长石组成的格架内填充一粒或几粒与其大小相当的辉石,这种结构被称为辉绿结构。

同化混染作用:指岩浆熔化、熔解或交代围岩及捕虏体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叫同化作用。

二、沉积岩

岩浆岩:在地球岩石圈表层常温尝压条件下,母岩经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某种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形成层状的松散沉积物,而后固结而成的岩石。

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在水、空气、太阳能以及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使母岩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极少或根本不变化的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不仅使母岩破碎,而且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也发生本质的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条件下新的稳定矿物组合或产生可溶解的化学物质的过程。

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

碎屑物质: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

沉积分异作用: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过搬运、沉积而分化为比较简单的沉积物类型的作用。

机械沉积分析作用:主要受物理因素支配的分异作用。

成岩作用:是指使松散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石的作用。

陆源碎屑岩:由母岩机械破碎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及压实胶结等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添隙物:位于碎屑及碎屑颗粒之间均可起胶结作用或填充作用的物质。

杂基:主要指来源于母岩风化成因的粘土和粒度<0.03mm的细粒碎屑物,一般以粘土为主,由流水搬运,并与碎屑物质一起机械沉积。

胶结物:指碎屑颗粒和杂基之外的化学沉淀物质,常是结晶的或非结晶的自生矿物,在碎屑岩中含量小于50%,它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使之变成坚硬的岩石。

沉积岩构造: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于沉积期形成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的方式。

层理:在 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

水行层理:主要见于细粒的泥岩、细沙砂岩和泥晶灰岩中,由彼此间与层面平行的平直细层所组成。

平行层理: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由平坦床沙的迁移而形成的,而非静水沉积。主要见于砂岩中。

波状层理:细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起伏,但总的方向与层面平行,前积层和后积层均保存了的层理。

交错层理:在层内由一系列倾斜的细层与层面或层系界面相交,又称斜层理。

层面构造:岩层表面呈现出的各种构造痕迹。

波痕:由于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构造。

底模:是砂质物充填于泥质物层面上的凹槽和凹坑内,而在砂岩的底面上构成的突出的硬模。

槽模:由于流水在下伏泥质沉积物层面上冲刷先造成凹坑,然后被上覆砂质沉积物填充和覆盖,经成岩固结以后,在上覆砂岩的底层面上形成向下凸出的小包,实为下伏泥质沉积物的层面上冲坑的印模。

沟模:由流水携带某些“工具”对底部泥质沉积物进行刻划或冲击所形成的痕迹印模。

同生变形构造:在同生期或成岩早期,当沉积物还处在塑性状态时发生的变形。

包卷层理:在细砂、粉砂沉积物液化过程中,流水施加的剪切力或在斜坡上的重力作用,使沉积物发生滑动,使一个层内的原始的层理构造发生复杂的“褶皱”,形成连续分布的开阔向斜和紧密背斜组成的“包卷”状态。

结核:在矿物岩石学特征上与周围沉积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包体。

叠层石:是由蓝绿藻细胞分泌粘液质陷捕和粘结沉积质点而成的。

同生结核: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结核不切穿层理,而是层理绕过结核呈弯曲状。

成岩结核:成岩阶段物质重新分配的产物。部分切穿层理,部分被围岩掩盖,并见层理周围结核弯曲。

后生结核:形成于沉积物固结成岩以后,常见裂隙和层面附近,它现切穿层理而无层理弯曲现象。

继承色:主要决定于碎屑颗粒的颜色。

自生色:决定于沉积和及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颜色。

次生色:在后生作用阶段或风化过程中,原生组分发生次生变化,由新生成的次生矿物所造成的颜色。

圆度:碎屑颗粒的棱和角被磨蚀园化的程度。

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

结构成熟度:指碎屑物质在结构上接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砂岩中分选性、磨圆度及基质含量都影响其结构成熟度。

成分成熟度:是指砂岩中碎屑组分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最稳定的产物的程度。

内碎屑:主要是沉积盆地内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团结的碳酸盐岩层,受波浪或水流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而成成的碎屑。

泥晶基质:直径<0.03mm,是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在碳酸盐岩中起基质胶结,支撑作用和碎屑岩中的杂基相当。

亮晶胶结物:和碎屑岩中化学胶结物相当,指充填于原始颗粒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质,对碳酸盐颗粒起胶结作用,粒度>0.01mm。

示底构造:在碳酸盐岩的粒间或粒内孔隙中,有两种不同的充填物,下部为泥晶、微晶碳酸盐矿物,色较暗;上部为亮晶碳酸盐矿物,色较浅,两者界面平直,能表示岩层的顶和底。

竹叶状灰岩:是一种常见的砾屑石灰岩。砾屑磨圆度较好,分选也很好,基质部分主要为灰泥,很多有亮晶胶结物。

鸟眼构造:在泥、粉晶的石灰岩中,常见一种毫米级的,多呈定向排列的,多为方解石或硬石膏充填的形似鸟眼的构造。

浊积岩:广义的浊积岩指形成于深水沉积环境的各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和。

三、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沉积环境: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

沉积相:一定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相就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综合,因此,相就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

建设性三角洲:在堆积期以河流作用为主、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远大于波浪的改造速度”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具有增长快、沉积厚、面积大、向盆地方向突出、砂泥比低和常成鸟足状或朵状外形的建设性特点。湖泊三角洲几乎都为此类型,在海洋三角洲中,大型河流入海的河口处多以发育建设性三角洲为主。

破坏性三角洲:被侵蚀改造的三角洲。常去游形成时间短和面积小、外形呈鸟嘴状或港湾装的特点。

无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位于与大海连通性好的海岸地带,他与广海之间无障壁岛、沙坝或生物焦隔开,故水循环良好,盐度正常。又称广义的海滩。

障壁海岸:由于近海岸的区域有一凸起的地形而把海岸与广海陆棚隔开,这种海岸成为有障壁海岸或堡岛海岸。

四、变质岩

变质作用: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发生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改造与转变叫变质作用。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变质分异作用:成分、结构构造均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不均匀的各种作用。

特征变质矿物:变质岩中的某些新生矿物的存在,对指示原岩成分和变质作用性质、强度有特殊的意义,称为特征变质矿物。

碎裂结构:矿物颗粒发生裂隙、裂开并在颗粒的接触处和裂开处被碎裂成许多小颗粒(也称碎边),因而矿物颗粒的外形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据齿状,粒间则为粒化作用形成的细小碎粒和粉末。但破碎的颗粒间一般位移不大。

碎斑结构:当破碎剧烈时,在粉碎了矿物颗粒中(称碎基)还残留有部分较大的矿物颗粒,很像斑晶(既碎斑),称为碎斑结构。碎斑形状不规则,具撕碎状边缘、裂纹,波状消光发育。碎基是细小碎粒至隐晶质的粉末,小碎粒往往也具有波状消光。

糜棱结构:矿物颗粒几乎全部破碎称微粒状(或细粒至隐晶质),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了矿物的韧性流变现象,破碎的微粒呈明显的定向排列,形成明显的定向构造(条带、条纹),其中可残留少量稍大的矿物碎片(碎斑,常为石英、长石等),称糜棱结构。当碎粒直径<0.02mm时,可称超糜棱结构。

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成的结构。

变余构造:岩石经变质后,仍保持原岩的构造特征称为变余构造。变余构造是恢复原岩性质的重要标志。

变成构造:经变质结晶和重结晶过程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

千枚状构造:变质重结晶程度不高,矿物颗粒肉眼还不能分辨,仅在片理面上见有强烈的绢丝光泽,此系绢云母、绿泥石密集排列所致,经常还表现许多小皱纹,这种微片理常常细而薄,镜下见新生变质矿物微粒呈密集的连续排列或呈现微皱纹。

片麻状构造:主要为粒状矿物,同时伴有部分成定向排列的片状或柱状矿物,后者在前者中成断续分布。一般它们的重结晶程度都比较高。

构造角砾岩:指由于应力作用原岩破碎成角砾状被破碎细屑充填胶结或有部分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将这样的结构称之为破碎角砾结构。它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中等的岩石。构造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8029312003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501998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