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恒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

宋兆奇    2024-06-18 03:53:34    181次浏览

一、郑州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

1、车辙

车辙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后,由于车辙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和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一般情况下车辙有两种类型:

(1)V字形车辙:这种车辙损害路面的宽度较大,路面两侧没有隆起的现象,横断面呈V字形(凹形)。这种车辙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车辆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强度或路面强度不足,从而引起沥青面层以下各层包括路基在内各结构层的变形。(2)W形车辙:这种车辙也属凹形车辙,但两侧路面有明显的隆起现象。这种车辙的成因主要是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反复作用,特别是上坡路段,交叉口附近等车速慢,车辆停留时间长的地方,车辆荷载应力超过了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累积形成车辙。

2、龟裂

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路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的。

3、裂缝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以下将分别介绍。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对于纵向裂缝的处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对于缝宽小于3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大于3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m),并对裂缝按方法(1)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格棚,后再摊铺上面层。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对于横向裂缝的处治方法: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宽度在3mm以上,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缝宽在5mm以上,可将缝口杂物清除,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对于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出现错台、啃边、裂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则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100cm范围开槽,挖除上面层,按照方结(1)先将裂缝填实,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璃格删,重新摊铺上面层。

4、松散

松散即集料和沥青逐渐脱开并散失。松散可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但由于行车的作用一般轮迹处比较严重。产生松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偏低,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差,或由于沥青的老化、水的侵入也是产生松散的主要原因。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5923987592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753715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