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苗是桃树生产的关键环节,而嫁接则是繁殖桃苗的主要途径。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桃树繁殖优良苗木的具体步骤,让您对这一过程有更的了解。
1、砧苗的培育
优质的种子是培育出壮苗的关键。在桃树繁殖中,常用的砧木包括山桃和毛桃。北方地区多选用山桃,而南方则更倾向于使用毛桃。事实上,在苏、浙、皖、赣等地,毛桃作为桃树砧木的应用为广泛。其优点在于出苗率高且整齐,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同时具有强大的抗逆性,耐寒、耐旱,且嫁接成活率。尽管如此,栽培品种的桃核也可作为砧木使用,但相较于毛桃,其抗逆性稍显不足。此外,选择成熟期晚的栽培品种来繁殖砧苗,可以确保其发芽率。同时,对于经过加工的栽培桃种核,需要特别留意其是否已丧失发芽能力。
在长江中下游及黄淮之间地区,毛桃的采收通常集中在8月份。采收后的毛桃被堆成约40至50厘米高的堆,经过10至15天的自然发酵,果肉会完全腐烂。随后,种核经过清洗并晾晒至七八成干后,被妥善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备播种之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桃核在水中浸泡4至6天,其发芽能力将会丧失。
桃核的播种适宜在秋季和冬季进行。秋季播种在采种当年的年底之前完成,立冬前后为时期。由于桃核的外壳坚硬厚实,因此经过80至120天的土中后熟过程,外壳会在冷冻后自然裂开,从而确保发芽的整齐性。
春播通常在采种后的第二年进行,为了确保发芽率,需要在播种前的3至4个月进行沙藏种核,以完成种核的后熟作用。在沙藏时,应按照1份种核与5至10份沙子的比例进行混合堆置。对于少量的种核,可以装在箱、篓、盆或桶等容器中,并将其放置在阴凉的地方进行沙藏。若沙藏的种核量较大,则可以选择在阴凉干燥的地点,如地下或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混沙堆藏,堆放的高度约为60至70厘米,以便于翻动检查。在沙藏期间,应保持沙子的湿度适中,即紧捏能成团,轻触即散。随着立春后温度的上升,需要适当翻动种核,以防发热发霉,并注意观察破壳萌芽的情况,以便及时播种,避免损失。
尽管秋播出苗率高、生长快,且能节省沙藏手续,但春播也有其必要性。为了改良土壤或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有时也会选择春播。
砧苗的繁殖与培育需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无山洪冲击且非连作的沙壤土或壤土作为苗圃。经过深耕、施肥、整地、作畦及开沟等步骤后,便可进行播种。在培育过程中,于砧苗基部培土,有助于皮层软化,从而在嫁接时更易剥离。若遇到夏旱,嫁接前3至5天可施用清水粪或充分灌水,此举能有效软化皮层,使剥离更为容易。
2、高接换种技术
对于那些已经定植许久且品种或生长状况不理想的果树,可以采用高接换种的方法进行改良。例如,对于定植已久的桃树,其强大的根系和粗壮的枝干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基础。通过高接换种技术,这些桃树在两年内就能形成完整的树冠并开始投产。然而,高接换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伤口流胶的问题。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选择使用芽接法或切接法进行高接换种,但需注意嫁接部位应位于树冠的主枝上,而非砧苗基部。在嫁接完成后,必须加强对嫁接伤口的保护,例如使用粘土等材料进行涂封。一旦伤口发生流胶,需及时用刀刮去胶体,并用0.1%升汞水进行,随后涂抹白漆、柏油或接蜡等物质,以减少流胶的复发。
3、快速育苗技术
为了改变桃苗的传统出圃周期,实现当年播种、嫁接后当年出圃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缩短育苗周期。这包括尽早播种以促进早出苗,同时确保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此外,还需要做好土壤准备、深耕施肥、平整土地以及做好畦沟等工作,为桃苗的生长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早播种是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和苗木的生长状况。根据山东肥城园艺场的试验结果,小雪时节播种的桃苗在出苗率和平均生长高度方面表现,而迟播或次春播种则会影响效果。
桃核提早出苗,虽然延长了其前期生长时间,但必须通过精细的田间管理,如砧木追肥、灌水、中耕、除草、抹芽和除萌等措施,来增加前期生长量。这样,就能解决提早嫁接时期与砧苗粗度不足的矛盾。当砧苗高度达到20~30厘米时,进行摘心处理,这有助于抑制其生长并促进增粗,从而确保砧苗的嫁接部位能提前达到适宜的嫁接粗度。
嫁接工作在6月份之前完成,以确保嫁接苗有足够的生长期,达到当年出圃的标准。若砧苗的粗度不足,但尚未过细,可以采用环状贴皮芽接或套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这两种方法不仅解决了砧苗粗度不足的问题,还能使接芽较早萌发。
嫁接完成后,关键在于妥善处理砧木与接穗之间的关系。由于砧梢会继续生长并消耗大量养分,从而抑制接芽的萌发,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处理砧梢,以节约养分并促进接芽的提前萌发。实践证明,折梢或二次剪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排除砧梢对养分的过度消耗,还能利用砧梢制造的养分来促进接芽的萌发生长,从而妥善处理砧木与接穗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折梢是在接芽上方约1厘米处,刻伤砧梢至其粗度的1/3至1/2,随后将其折倒。待接芽萌发并长出5至7片叶子后,再剪除砧梢。而二次剪梢则是先在接芽上方10至15厘米处剪断砧梢,保留的部分需在接芽萌发并长出5至7片叶子后,从嫁接部位上方剪除。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地化解了砧梢与接芽之间的冲突,同时协调了地下与地上部分的关系,从而确保了桃苗的健康生长。
在桃树嫁接苗的后期管理中,我们必须持续关注其生长状况,防止枝梢变得细弱,以确保其能够达到出圃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