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屋顶光伏施工作业后需要做哪些工作来确保动火作业的?

刘经理    2025-10-30 07:04:51    17次浏览

光伏施工动火作业后的核心工作是彻底消除余火、排查隐患、规范记录归档,确保不留任何复燃风险,避免后续引发火灾或设备故障。

1. 彻底处置余火与设备,切断风险源头

作业后需时间处理动火相关设备与残留火星,防止余温或未熄火星引发火灾。

关闭设备与气源:先断开焊机、切割机等设备的电源,拔掉插头;再关闭氧气瓶、乙炔瓶的阀门,松开气管接口,将气瓶移至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两瓶间距≥5 米,距动火点≥10 米),并盖好气瓶保护帽。

熄灭残留火星:用灭火器对动火点、接火盆(内铺防火棉)进行 “补喷”,确保无残留火星;若动火点为金属构件,用测温仪检测表面温度,需降至常温(≤40℃),温度过高时可用冷水(需避开电缆、设备)轻微降温,再持续观察 15 分钟。

清理作业垃圾:收集焊渣、切割碎屑等易燃物,装入阻燃垃圾袋统一处理,禁止留在现场;同时整理好电缆、气管、灭火器等工具,放回指定存放区,避免工具随意堆放引发绊倒或碰撞风险。

2. 排查现场隐患,防止遗留问题

需对动火点及周边区域进行细致检查,重点排查是否因动火导致设备、电缆受损,避免后续运行中出现故障。

检查设备与电缆:查看动火点附近的光伏组件(边框、玻璃面)是否有、划痕,若组件玻璃破损需标记并更换;检查周边电缆的绝缘层,若发现有熔化、破损,立即用绝缘胶带包裹,破损严重时需截断重接并做防水处理,防止通电后短路。

检查防护措施:确认阻燃毯、接火盆等防护用品无损坏,若有烧焦痕迹需更换;检查作业区域的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是否完好,压力是否正常(指针在绿色区域),确保后续能正常使用。

检查周边环境:若在屋顶动火,需查看屋面防水是否被火花、破损,若有破损需用防水卷材修补;若在地面动火,需清理周边干草、落叶等易燃物,避免火星随风引燃。

3. 规范记录与交接,确保责任闭环

通过记录与交接,明确作业结果,让后续人员掌握现场情况,形成管理闭环。

填写作业记录表:在《光伏施工动火作业记录表》中,详细记录作业时间、地点、内容、操作人员、监护人员,以及作业后检查情况(如 “无余火、电缆无破损、设备正常”),并由操作人员与监护人共同签字确认。

现场交接:向项目员或现场负责人汇报动火作业完成情况,重点说明是否存在隐患(如 “组件边框轻微,已标记待处理”);若后续有其他施工班组进场,需提前告知其动火点位置及注意事项,避免误触或破坏。

资料归档:将动火作业许可证、作业记录表、现场检查照片等资料整理归档,留存至项目竣工验收,便于后续追溯与检查。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98209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