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钢带木箱尺寸的核心是以货物实际需求为基础,兼顾运输与成本效率,关键在于匹配货物规格、重量及运输存储场景。
步:明确货物核心参数(基础前提)
这是确定尺寸的首要依据,需测量或统计以下信息,避免尺寸偏差导致货物损坏或空间浪费。
货物外形尺寸:测量货物的长、宽、高值,若货物为异形件,需按其 “外接长方体” 尺寸计算,确保货物能完全放入箱内。
货物重量:统计货物总重量,不同厚度的胶合板和钢带对应不同承重能力,需根据重量选择匹配的箱体材质规格(如 6mm 胶合板适合轻货,8mm 及以上适合重货)。
货物特殊需求:若货物需防潮、防压或预留缓冲空间(如放置泡沫、气泡膜),需在货物尺寸基础上额外增加 5-15cm 的预留量,具体根据缓冲材料厚度而定。
第二步:结合运输与存储场景(效率优化)
尺寸选择需适配后续的运输工具和仓储空间,避免因尺寸不当增加运输成本或无法正常存储。
运输工具适配:根据运输方式(如货车、集装箱、空运)的内部尺寸,计算单个木箱或多个木箱堆叠后的总尺寸,确保能整数适配运输空间。例如,集装箱内部宽约 2.35 米,木箱宽度可设计为 1.1 米或 2.2 米,避免出现 “剩半米空间无法利用” 的情况。
仓储堆叠要求:若木箱需多层堆叠存储,需考虑上层木箱对下层的压力,除了选择高强度材质,还需控制单箱高度(一般建议不超过 1.5 米,具体根据承重),防止堆叠后倾倒或压损货物。
第三步:参考行业标准与定制规则(规避风险)
除了自定义尺寸,也可参考通用标准,同时注意定制中的关键限制。
通用标准尺寸参考:行业内有部分常用尺寸(如 1200mm×1000mm、1100mm×900mm 等),这类尺寸适配多数托盘和运输工具,采购或定制成本更低、周期更短,若货物尺寸接近,优先选择标准尺寸。
定制尺寸限制:若需完全定制,需注意钢带和胶合板的加工范围。例如,前文提到的 “36mm 钢带适配内空 1.2 米以下木箱,42.5mm 钢带适配内空 1.2 米以上木箱”,需根据木箱内空尺寸选择对应的钢带规格,避免超出加工能力导致结构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