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建筑脚手架拆除时如何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影响?

张玉峰    2025-11-04 07:50:03    21次浏览

建筑脚手架拆除时避免影响周边建筑,核心是 “提前防护、管控、动态监测”,需从方案设计到现场执行全环节隔离风险、控制作业范围。

一、拆除前:划定防护范围,排查周边环境

勘察周边情况

明确周边建筑与脚手架的距离、结构类型(如砖混、框架)、外墙材质(如瓷砖、涂料)及窗户、阳台等易损部位,标注需重点保护的区域。

排查周边地下管线(如水管、电缆)位置,避免拆除过程中因场地堆放、机械作业破坏管线,间接影响建筑正常使用。

设置多重物理隔离

在脚手架与周边建筑之间搭建防护架,外侧满挂密目网,底部铺设防护棚(采用钢管架 + 脚手板 + 防火棉组合),高度不低于 3m,防止拆除时杆件、杂物坠落砸伤建筑外墙或玻璃。

若距离较近(≤2m),在周边建筑外墙易损部位粘贴防护膜或加装木板,避免粉尘、碎屑污染或刮擦墙面。

二、拆除中:控制作业方式,减少外力干扰

优化拆除流程,避免 “震动” 与 “撞击”

禁止使用大锤、撬棍等工具强行拆解扣件或杆件,优先采用扳手手动拆卸,减少拆除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防止周边建筑墙体开裂、瓷砖脱落。

拆除立杆、横杆等长杆件时,需 2 人以上协同作业,通过绳索缓慢下放至地面,禁止杆件倾斜碰撞周边建筑的墙体、阳台或窗户。

管控材料运输与堆放

拆除的材料需通过塔吊或施工电梯垂直运输,严禁在脚手架外侧直接堆放材料,避免架体受力不均倾斜,挤压周边建筑。

地面堆放区需远离周边建筑基础(距离≥1.5m),且堆放高度不超过 1.2m,防止材料堆放过重导致地面沉降,间接影响周边建筑地基稳定。

控制粉尘与噪音污染

拆除过程中定时洒水降尘,避免粉尘附着在周边建筑外墙或进入室内,尤其在大风天气需增加洒水频次。

合理安排拆除时间(如避开周边居民休息时段),使用低噪音工具,必要时在周边建筑窗户处设置隔音棉,减少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三、拆除后:清理现场,复核周边建筑状态

彻底清理残留隐患

拆除完成后,及时清理脚手架基础周边的建筑垃圾、散落扣件,检查是否有杆件、杂物卡在周边建筑的阳台、空调外机等部位,确保无残留风险。

平整脚手架原搭设场地,恢复地面平整,若此前因基础处理开挖过土方,需按要求回填夯实,避免雨水浸泡导致地面沉降,影响周边建筑地基。

检查周边建筑状态

联合监理、建设单位及周边建筑产权方,共同检查周边建筑外墙、窗户、墙体是否有新的破损、裂缝,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协商修复,避免后续纠纷。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99825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