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鸡苗养殖中常见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消化道及病毒性传染病,及时识别症状能快速防控,减少损失。
一、病毒性传染病(致死率高,需重点防控)
新城疫:1-30 日龄易感,症状为精神萎靡、张口呼吸、粪便绿色稀便,后期出现歪头、抽搐等神经症状,传播速度快。
马立克氏病:1 日龄易感,表现为肢体麻痹(如劈叉姿势)、羽毛蓬松、消瘦,内脏可能出现肿瘤,多通过疫苗接种预防。
法氏囊病:10-21 日龄高发,症状为腹泻(白色石灰样稀便)、饮水量剧增、胸腿肌肉出血,会导致鸡苗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
二、性疾病(环境不洁易诱发)
大肠杆菌病:各日龄均可能发生,表现为脐部发炎、拉稀、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败血症,多因鸡舍潮湿、卫生差引发。
球虫病:3-6 周龄高发,症状为便血(红色或褐色稀便)、消瘦、食欲减退,湿度过高、密度过大时易爆发,对雏鸡危害极大。
沙门氏菌病(白痢):出壳后即可发病,表现为白色糊状粪便、脐部愈合不良、精神沉郁,死亡率较高,主要通过种蛋传播。
三、呼吸道疾病(温湿度异常易诱发)
传染性:7-14 日龄易感,症状为咳嗽、打喷嚏、呼吸啰音,部分鸡苗会出现肾脏肿大,后期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成年后)。
支原体肺炎:多因温差大、通风不当引发,表现为慢性咳嗽、流鼻涕、呼吸不畅,病程长,会导致鸡苗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下降。

